• 东临渤海
  • 北依燕山
  • 九河下梢天津卫
  • 近代百年看天津
  • 天津鼓楼
  • 城市风光

天津海关三方面着力提升年鉴编纂工作水平

来源:年鉴指导部 时间:2022年12月01日
  • A+
  • A
  • A-


为全面记录天津海关发展现状,贯彻落实国家海关总署关于做好年鉴编纂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天津市地方志工作办法》,天津海关于2022年1月启动《天津海关年鉴》编纂工作,关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把关,统一规范标准、准确把握年鉴内容、切实保证编纂进度,着力将《天津海关年鉴》打造为一部高质量年鉴。

一、筹划有序,统一规范标准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天津海关海关史研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年鉴编纂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天津海关年鉴》编辑部,设总编1名、副总编2名、执行主编5名、执行副主编6名,负责年鉴篇目大纲和文稿的审定,统筹实施年鉴的组稿、撰稿、统稿、编辑、审校、出版等工作;组织关区业务骨干60余人作为年鉴供稿人,负责各类目、分目、条目的具体撰稿。

二是坚持统一性、规范化、类型化。因此次年鉴编纂工作是新中国海关历史上首次尝试,天津海关坚持有关年鉴标准,遵循总署编纂体例,同时结合关区业务特点和管理实际,区别职能部门、隶属海关、事业单位3类供稿主体,由编辑部分别制定综述类、履职类、活动类、研究类等7类条目模板,供编纂人员参考使用,从源头规范稿件体例和条目设置。严格执行总署选定的“条目体”年鉴体例,统一类目、分目、条目3级篇目结构,避免结构不全、层级过多及“文章体”现象。

二、选材有矩,准确把握年鉴内容

一是把握年鉴“史性”。突出总结为国把关、忠诚履职的史实资料,集中反映贯彻垂管体制、落实总署部署要求的工作情况,如新冠疫情防控、税收征管、通关业务改革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业绩、新经验。

二是把握年鉴“志性”。以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为主线,通过年鉴展示天津海关服务天津发展的重要举措,如助力天津港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兼顾年鉴“时代性”,准确反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建设新征程上的新举措、新动向、新风貌。

三是把握年鉴“严肃性”。对所有单位供稿逐一把关,重点关注标题不规范、分目设置不合理、条目字数不足等基础性问题。对编纂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建立磋商机制,通过协商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对供稿质量不高、不符合年鉴基本要求规范、达不到采编要求的,组织集中修改,确保供稿内容全部达标。

三、推进有力,切实保证编纂进度

一是“培训+口述史”提升编纂能力。广泛搜集各地专业志书年鉴,7次派员参加海关总署关史办和天津市地方志办组织的年鉴编纂和审稿培训。组织关区年鉴编纂培训,就年鉴编纂实务及注意事项进行针对性辅导。及时筛选质量较高的年鉴供稿,以范例形式进行分享,推动各供稿部门(单位)的横向交流。积极发挥离退休老党员作为海关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的重要作用,开展口述史料抢救工作,10余名离退休老党员成为先进典型代表。

二是“分散编撰+集中会稿”确保如期完成。建立“分散编撰+集中会稿”编审机制,总结提炼已交稿件中发现的26类共性问题,由编辑人员逐一对接供稿人进行修改完善,确保编撰进度。对于落后总体进度的部门(单位),实行关区通报制度,以确保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首部《天津海关年鉴》的出版发行任务。

截至目前,天津海关已完成《中国海关年鉴(2022)》《天津年鉴(2022)》的供稿工作以及《天津海关年鉴(2022)》的编纂工作。

《天津海关年鉴(2022)》是天津海关编纂的首部年鉴,全书约35万字,专题图片84张,随文图片173张。《天津海关年鉴(2022)》始终贯彻精品意识,严把政治关、史实关、特色关、服务关,全面、客观、系统记载了2021年天津海关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海关总署决策部署中取得的新业绩、新进展和新经验,是全面展示2021年天津海关建设高质量“一流海关”的亮丽窗口。


(天津海关关史办 崔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