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
“通波千里 万家灯火——运河文化与城市发展”分论坛在津召开

来源:规划部 时间:2023年11月03日
  • A+
  • A
  • A-


中国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11月2日-3日,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通波千里 万家灯火——运河文化与城市发展”分论坛在天津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办,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承办。天津市委副秘书长、市档案馆(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党委书记李晶,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纪检组组长、副主任朱旭尧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档案馆(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副馆长宗毅主持。来自全国各地方志部门、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论文作者,全市地方志系统代表等110余人参会。


李晶向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长期以来对天津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指出,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心,面积1.19万平方公里,现常住人口1400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天津与运河渊源深厚,天津因河而起、因河而兴、因河而荣,运河造就了天津。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充分发挥大运河独有的文化特质,通过打造展示中华魂、运河文、津沽貌的继古开今文化长卷,塑造文化魅力之河、生态绿色之河、社会共享之河、经济繁荣之河,将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成为再现融汇古今的运河文化带、再塑沽城水土的运河生态带、再焕共享繁荣的运河旅游带。论坛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大运河保护利用和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不断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升文化凝聚和引领功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朱旭尧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中国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时代赋予地方志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进一步认识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深刻把握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当好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地域文化的挖掘者。大运河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流动的文化遗产,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的宏伟诗篇。要加强大运河所承载的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阐释,深度挖掘运河文化时代价值,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促进新时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吕娟,中国水利文协副主席、研究员靳怀堾,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夏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院院长、高级工程师朱阳,天津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张红侠五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大运河水工智慧与城市发展”“依运河而兴的城市”“区域史视野下唐代运河再研究”“天津运河城市发展中的盐文化解析”“天津与淮扬——运河与南北文化沟通融合的例证”的主旨演讲。


论文作者围绕运河水系变迁、运河与城市建设发展、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运河与南北文化交融、运河文旅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