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底创作相声双簧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21年02月19日
  • A+
  • A
  • A-


杨仲达


胡底原名胡百昌,他是安徽舒城人,生于1905年,卒于1935年,中共隐蔽战线“龙潭三杰”之一,生前身后,声名寂寞,不像他的两位战友钱壮飞和李克农那样家喻户晓。他们三位还同时活跃在文艺战线,他们都是编剧、导演和演员。


有文章称胡底为“东方的范朋克”,意指他的英武,幽默。他生得高大俊朗,擅长喜剧,在中央苏区的时候,创作和出演了多部剧作,这其中,还有一部相声双簧。这部作品被收入1960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西分会和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辑的《红色戏剧》一书当中。


“相声双簧”只是曲艺形式而不是题目,这部作品并未留下题目。需要特别指出,“相声双簧”这种曲艺形式的名称并无错误,固然现在双簧已经是一个独立的表演形式,但是它来源于相声,附属于相声。传统的双簧都是由相声演员演出,一般也是对口,也讲究说学逗唱,段子内容也和相声相同,故可在“双簧”之前加上“相声”二字。 


相声起源于北京,发展在天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经济繁荣,文艺兴盛,尤其各种茶园剧社不可胜数。在1930年,胡底被派往天津筹建长城通讯社并出任社长。这是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北方的分支机构,而胡底作为共产党的地下党员在此潜伏。当时他住在日租界秋山街5号,那里距离法租界和南市也都不远,正是天津这座华洋杂处的独特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带。当时已经是电影明星的胡底自然曾经出入于剧场且听过相声和双簧。


1931年顾顺章叛变,胡底迅速从天津抵达上海,短暂停留之后,又从上海转往瑞金,开始了在中央苏区的三年生涯,担任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预审科科长,还兼任了红军总政治部俱乐部主任。这个时期是他创作的高峰,出产了大量的剧作,用田汉的话说,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写剧本最多”。这段相声双簧也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推测它的产生和在天津半年生活的耳濡目染有关。


相声是一种传统的,在早期门派极为严格的艺术形式,如果没有师承则无法从艺。但是在苏区或者部队内部,由于它的舞台成本和艺术起步较低,却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如丁玲在1938年的一篇文章《写在第三次公演前面》所言:“说相声,演双簧,唱小调,这些被中国人民大众所习惯了的爱着的东西,已经一天天丰富了起来而教育着大众了。”这充分说明在当时相声所拥有的另一个市场。


共产党的文艺路线,是大众的文艺路线,其既是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武器,也可以教育工农兵而使其提高觉悟。所以,像枪杆诗、活报剧等艺术形式,最为喜闻乐见,也能够最为迅速地传播而产生影响,相声双簧也是其中之一。客观公允地说,从创作和表演的艺术水准上来说,是无法和京津地区的专业演员相提并论的。


胡底所创作的这段双簧,开场即是“甲”的一段韵文道白:“幕布一拉,我把台上,上得台来就发慌,别人上台演讲,小子我上台为哪桩?有意不把舞台上,台后的导演又强要我装腔,无可奈何,出出洋相,各位同志,请多原谅。万国九州都不表,先把中国讲一讲……”接下来,在这段道白里,辛辣地讽刺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投降帝国主义,对日不抵抗,叛变革命发动四次“围剿”,苛捐杂税压榨农民等恶行。此后“乙”才登台,二人在对话中引出了审讯美帝国主义分子让他滚出中国的情节,再后的审讯部分标明“双簧正词”,由“乙”的角色跳出为美帝国主义分子,二人展开表演,最后以一段唱腔结束。


应该说,此段表演中的开场道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一般来说,双簧没有这样大段的自报家门,都是在铺平垫稳之后再使活,和相声无异。而所谓“双簧正词”也无需专门标出,因为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垫话和正活是一体相连,演员的角色也是随时跳入跳出的。从这部作品来看,开场道白与后面的甲乙对白相对脱节,稍显生硬突然,缺乏渐入过程,故而使得后面的包袱也不够明显。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一部双簧作品能够达到多么高的水平,它以鲜活的形式,以鲜明的立场,短促、有力、直接地宣传了党的政策,因而是具备着极高的价值的。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