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八思巴文铜钱

文/藏   陶知方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号大蒙古国。通过不断的征战,大蒙古国统治了亚洲和欧洲广大地区。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从漠北移向中原,在中国建立了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通用蒙古语和汉语,但当时蒙古民族还没有自己的正式文字,只能使用畏兀儿拼音文字发布公文,然后转译为汉文。
    1269年,元朝的国师、吐蕃萨斯迦人八思巴(罗古罗思)受命创建了以藏文字母为基础的蒙古新文字,元世祖下诏全国颁行,这种文字一直流行到元朝灭亡,历史上称其为八思巴文。
    八思巴,1235年出生于款氏贵族之家。据说他在7岁时就能通读十万字的经书,号称“圣童”。从伯父功嘉学习佛典,学富五车。1244年在蒙古军队逼近乌思藏地区时,八思巴随伯父北上凉州代表藏区各界向蒙古表示归顺。1251年其伯父去世,八思巴继任教派法主。1253年在六盘山谒见忽必烈,备受崇敬。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继帝位,封八思巴为国师,赐玉印,让他统领天下释教。1264年立总制院管辖全国释教和土蕃政务。并命他编创新蒙古文字。
    忽必烈为了推广八思巴文字,在全国各地开设许多教授八思巴文的学校。1281年又下旨令各级政府机构的公文一律改用八思巴文,因此,在当时流通的钱币上除了汉字之外还有八思巴文。
    元朝因缺少铜材,铜钱发行量不大,主要流通纸钞。而面文为八思巴文的铜钱除了当十的“大元通宝”外,其余很少见。
    此“大元通宝”的“大元”二字原音是“代温”,且读法也很特殊,穿上下为大元,穿左右为通宝。以前大凡喜爱收藏古钱币者都有藏,而至今日却已成为稀缺品了。
    元朝灭亡后,八思巴文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它没有灭迹,明初的印文还使用着八思巴文,在历史遗存的纸钞、铜钱、碑铭、印章、花押、秤权上,都有八思巴文的踪迹,这古老的文字历尽沧桑,无声地诉说着曾经有过的灿烂与辉煌。


来源:《民间收藏》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