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有何难 得师真不易——杜宝桢写给李准的龙门对

           文/藏 章用秀

 

        笔者收藏一副民国时期杜宝桢写给李准的龙门对:“行路有何难,我曾从天柱、九疑、三涂、太室、紫阁、终南直到上京王者地;得师真不易,所愿与高堂、二戴、安国、子长、相如、正则同依东鲁圣人家。”上款“直绳仁兄方家正之”,下款“筱琴杜宝桢”。

        杜宝桢,字筱琴,生于1873年,天津人。陆辛农《天津书画家小记》说他“善书,尝为商家书匾额”。杜的书法宗颜真卿,又有自身的空灵与雅秀,书风与何绍基相近。从这幅龙门对来看,其字里行间的潇洒流畅不逊于何绍基。

       杜宝桢是一位拥有企业并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他曾充任《中华报》主笔、天津商务总会顾问、商业研究会议长、体育社副社长、民立小学堂校长、军警联合评议团评议员。经营义恒太染店。1918年连任天津商会会董。天津市染业同业会成立后,一直担任主席或会长。办有慈善救济团体体仁南善社。

       他在1925年的义行善举尤其值得称道。这一年京津战事发生,各乡难民纷纷逃避,无衣无食,无处住宿,杜宝桢心急如焚。他挑头联合引善、济生、广济、补遗、补善、体仁广生、公善、崇善等社,组成八善堂临时救济战地灾民善会,自任主任。在成立大会上,他当场捐款,后乘大车赴乡间救济难民。其后,设立收容所,并往各县放赈。至1926年5月,收容于八善堂的难民陆续返乡,八善堂又“资遣难民”。对杜之所为,《益世报》曾做过大量报道,称其“仁风义举,并传一时”。

       龙门对的收受者李准,字直绳,四川邻水人。自幼随父宦居广东。历任候补道员、总兵、水师提督兼巡防营统领等职。参与镇压1902年洪全福起义、1907年潮汕黄冈起义、广西钦廉起义、1910年广州起义和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对他恨之入骨,屡欲杀之,先后发生温生才、刘思复和陈敞岳、林冠慈暗杀案,皆未成。1911年武昌起义后,李见大势已去,兵谏两广总督张鸣岐宣布独立,迎胡汉民为广东军政府都督。

 李在广东任上,先后率舰巡视东沙、西沙等,确立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1907年,他巡视西沙各岛,并在伏波岛刻石称念。归来将西沙各岛重新命名。1909年5月的一天,清帝国三艘军舰组成的小型舰队赴南沙群岛,指挥这支舰队的正是李准。此次视察,李除重申主权,又给15岛命名。这次他最远到达曾母暗沙附近。由此宣示中国对南海海域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

        入民国后,李准长期隐居天津过寓公生活,日以临池为事,亦撰写剧本。李准擅篆隶,立愿以篆书写“五经”,终年不辍,晚年成为书法名家,曾为《大公报》题写报名。现今他的篆隶书件有时在艺术品市场露头,拍卖中均能卖个好价钱。

 李准1936年病逝于天津,享年65岁。20世纪50年代,《大公报》曾连载过《李准日记》。李准与对联的作者杜宝桢是否有密切交往不得而知。不过两人在抗战前均为天津名流,又都酷爱并沉湎于书法,却是事实。杜给李的龙门对恰与李准的人生经历相契合,抑或是以书劝善,表达对李的一种真诚期待。

来源:《民间收藏》

201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