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忆人•典故】民心所向

来源:统战新语 时间:2021年12月21日
  • A+
  • A
  • A-


1949年2月,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人称“头号中国通”。费正清曾于20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执教清华。新中国成立后,费正清到中国访问,曾受到周恩来的亲切会见。费正清在自传中坦言,自己“过去长达5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致力于理解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一书的《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1989年1月)文章中,引用了费正清的相关观点,并评价称: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学者,难得他看到了民心所向问题,这也确实道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存在的血肉联系。


的确,国民党何以从大陆溃败,共产党何以赢得胜利,这是一个国内外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与美国政界高层习惯于从意识形态出发看待中国问题不同,熟悉中国历史的费正清通过观察指出,只有民心才是决定政权存亡的关键。


费正清关于民心的观点由来已久。对于辛亥革命的失败,费正清就曾指出: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


1946年,《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贾安娜就出版了《中国的惊雷》一书,将中国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客观全面地展现在美国公众面前。费正清又撰写书评称,《中国的惊雷》“真正揭开了盖子”,他对国共内战进行了大胆预测,认为群众路线使中共能够深入乡村、发动群众,最后的胜利会属于中国共产党。


后来,费正清把自己关于民心的观点进一步写入了代表作《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他提出:“1928年中国的希望似乎在国民党一边,为什么20年后形势颠倒了呢?”费正清的答案是:“国民党的领导变得陈腐了”,“因而失掉民心”;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则“都是极热诚忠于他们的事业,并充当开路先锋,为一个伟大民族的奋起秣马厉兵”。费正清还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指出“滚雪球式的迅猛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组织奇迹”。


文章来源:统战新语





发表评论
  • 共有0条评论
  • 显示更多